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受伤后完整性受损,严重时可导致慢性伤口。慢性伤口在长达 4 - 6 周的时间内都没有愈合倾向,且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其感染的关键特征是生物膜的形成。目前虽有多种伤口敷料,但难以找到单一聚合物满足所有需求,通常需对聚合物进行化学或物理功能化,或使用特定单体合成来控制其内在属性。
静电纺丝技术因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性,在伤口治疗方面极具潜力。聚(β - 氨基)酯(PBAE)作为一类新型聚合物,可由多种单体合成,具备多种特性,原本用于基因治疗,近年来在生物材料领域有潜在应用,但将其用于静电纺丝并结合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较少。
里尔大学的Degoutin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期刊发表了题为《基于聚(β-氨基酯)的电纺膜用于潜在伤口敷料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合成不同链长的聚(β-氨基酯)(PBAE)并结合电纺技术和紫外交联方法,成功开发出一种负载抗生素(环丙沙星)的生物活性膜。这一成果为慢性伤口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敷料设计思路,通过调节PBAE的分子结构,实现了膜的降解速率和药物释放行为的精准调控,满足了慢性伤口治疗中抗菌和组织修复的双重需求。
研究团队通过异丁胺与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250和PEGDA-575)反应,合成了两种聚(β-氨基)酯(PBAE)宏分子,分别命名为短单元PBAE(SU-PBAE)和长单元PBAE(LU-PBAE)。这两种宏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疏水性和结晶性:SU-PBAE具有较低的亲水性(接触角为62.9°),而LU-PBAE具有较高的亲水性(接触角为43.9°)(见图1、2)。
随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PBAE宏分子与聚乙二醇(PEO)混合后成功制备出电纺膜。电纺溶液中包含14.8%的PBAE宏分子、5.5%的PEO和0.6%的光引发剂(DMPA),并在DMF溶剂中进行纺丝。电纺后的膜通过紫外光交联进一步增强其稳定性和机械性能。SEM显微图显示了电纺膜的纤维形态和直径分布(见图3)。
制备出来的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亲水性、结晶性)与其构成的PBAE宏分子相似。例如,SU-PBAE膜表现出较低的亲水性,而LU-PBAE膜表现出较高的亲水性。此外,DSC分析表明,LU-PBAE膜在紫外光交联后仍保持其半结晶性,而SU-PBAE膜则保持非晶态(见图4)。
环丙沙星(CFX)以 1%(相对于总聚合物质量)的浓度成功负载到膜中,SU - PBAE/PEO 膜和 LU - PBAE/PEO 膜的 CFX 实际负载率分别达到理论量(10.0 mg/g)的 90.2%(± 6.0%)和 80.3%(± 7.0%)。药物释放实验显示,两种膜均呈现明显的突释效应,之后缓慢释放,96 小时内 SU - PBAE 膜和 LU - PBAE 膜的药物释放率分别达到 98.6% 和 83.1%。通过 Kirby - Bauer 扩散试验和 Kill time 试验表明,释放的 CFX 对大肠杆菌有抗菌活性,接触 24 小时后,SU - PBAE/PEO 膜和 LU - PBAE/PEO 膜分别使细菌数量平均减少 5.8 Log10 和 3.7 Log10 。图 5展示了 CFX 的累积释放曲线,图6和图 7 分别展示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
图5. 交联膜中CFX的累积释放曲线:a) 以mg/g表示;b) 以滴定CFX量的百分比表示
本研究证实了使用具有不同聚合物链尺寸和性质的合成 PBAE 大分子单体,制备负载环丙沙星(CFX)的静电纺丝膜是可行的。无论 PBAE 膜的性质如何,紫外线交联的使用成功克服了 PBAE 化合物在水中稳定性差这一主要问题。该研究表明,PBAE 大分子单体是制备多孔形态静电纺丝垫的理想材料,其多样的性质能够有效传递到膜上。在本项目中,仅合成并静电纺制了两种不同的大分子单体,但这些结果为其他 PBAE 化合物在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016/j.ijpharm.2025.125476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