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和电压对尼龙6纳米纤维膜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 发布时间:2025.03.31
  • 作者:wemaxnano

尼龙6纳米纤维膜因其卓越的机械强度、高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这种材料通常通过熔融纺丝、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等传统技术制造,但静电纺丝技术因其高度可制造性和广泛应用潜力而脱颖而出。尼龙6作为一种热塑性聚合物,在纳米纤维合成中被广泛应用,其在能源、环境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作为电池隔膜、过滤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然而,尼龙6纳米纤维膜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化学和机械降解、毒性、不可生物降解性、难以回收、高生产成本以及易堵塞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并优化其性能,研究者们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来调控纤维的物理化学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尽管如此,关于尼龙6纳米纤维膜的理论电子特性研究仍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不仅通过实验探索了尼龙6纳米纤维膜的物理化学特性,还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电子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为该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一:主要研究成果

1. 静电纺制备尼龙6纳米纤维膜

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尼龙6纳米纤维膜。研究者首先将尼龙6颗粒溶解于乙酸和甲酸的混合溶剂中,配制出不同浓度(14 wt%、16 wt% 和 18 wt%)的溶液。随后,将溶液装入注射器中,通过喷头施加高电压(20 kV 或 25 kV),利用电场力将溶液拉伸成超细纤维,并使其沉积在铝箔覆盖的收集器上形成纳米纤维膜。通过精确控制溶液浓度、电压和喷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等参数,调节纤维的直径和形貌,成功制备出均匀的尼龙6纳米纤维膜。结果显示,14 wt%的尼龙6溶液在20 kV电压下能够形成均匀的超细纳米纤维,且未出现珠状结构和蜘蛛网状结构(如图1所示)。

微迈科技静电纺丝机-静电纺制备尼龙6纳米纤维膜

图1.不同浓度和电压下静电纺丝尼龙6纳米纤维的 SEM 图像(a)14 wt% @ 20 kV,(b)16 wt% % @20kV,(c)18wt%@20 kV,(d)14wt%@25kV,(e)16wt%% @ 25 kV和(f)18 wt% @25 kV及其各自的纤维直径尺寸分布(nm)

 

2. 浓度和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研究发现,电纺纤维的直径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且随着电压的升高略有减小。具体而言,当浓度从14 wt%增加到18 wt%时,纤维直径从73.34 nm增加到85.00 nm(20 kV电压下)。而当电压从20 kV增加到25 kV时,纤维直径略有减小,例如14 wt%的纤维直径从73.34 nm减小到72.12 nm。这表明,通过调节溶液浓度和施加电压,可以有效控制纤维的直径(如表1所示)

微迈科技静电纺丝机-浓度和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表1.不同浓度和外加电压下纳米纤维的微晶尺寸和 d 间距

 

3. 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电子特性的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尼龙6分子的HOMO-LUMO带隙能量为6.60 eV,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如图2所示)。此外,电子化学势为-3.83 eV,表明尼龙6具有较强的电子供体能力。这些特性使得尼龙6纳米纤维膜在电化学传感和电子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微迈科技静电纺丝机-尼龙6具有较强的电子供体能力

图2.尼龙6分子的分子轨道和带隙能分析

 

4. 分子静电势(MESP)分析

通过对分子静电势(MESP)的分析,确定了尼龙6分子中胺基的氮原子是亲电攻击的结合位点。MESP图显示,尼龙6分子的氮原子带有正电荷,是亲电反应的有利位点,而羰基(C=O)中的氧原子带有负电荷,容易受到亲电攻击(如图3所示)。这种电荷分布特性使得尼龙6纳米纤维膜在电化学传感和电子器件中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能力。

微迈科技静电纺丝机-尼龙6纳米纤维膜在电化学传感和电子器件中具有良好的电荷传输能力

图3.尼龙6分子的分子静电势(MESP)图:(a)折叠的MESP;(b)展开的MESP

 

二: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尼龙6纳米纤维。利用DFT技术对尼龙6分子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其化学描述符,包括HOMO-LUMO能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尼龙6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4 wt%、16 wt%和18 wt%,并分别施加了20 kV和25 kV的电压。

研究发现,14 wt%的纳米纤维促进了均匀超细纳米纤维的形成,消除了珠状结构和蜘蛛网状结构的存在。电纺纤维的直径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并且随着电压的升高略有减小。当施加电压达到25 kV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纤维直径有所减小。尼龙6纳米纤维膜的厚度随着静电纺丝电压的增加而减小,这使得制备此类膜变得更加困难。

通过对分子静电势(MESP)的分析,确定了尼龙6分子中胺基的氮原子是亲电攻击的结合位点。尼龙6的HOMO-LUMO带隙能量和全局化学反应特性表明了其动力学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浓度和施加电压的变化是改变电纺纳米纤维特性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5-88356-y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