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2纳米结构在EHD打印PVDF纤维薄膜上的原位组装及其在能量存储应用中的潜力

  • 发布时间:2024.09.25
  • 作者:
论文信息

 

研究背景

3D打印技术被广泛用于制造能量存储领域的自由悬挂电极,但存在打印分辨率低和结构尺寸简单等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EHD打印和水热合成的创新方法,以制备具有改进分辨率和分层结构的MoS2-PVDF复合电极,旨在提升能量存储性能。

研究方法

首先,使用电流体力学(EHD)打印技术制备微尺度的聚偏二氟乙烯(PVDF)纤维膜。这一过程涉及将PVDF溶解在特定溶剂中,通过EHD打印设备精确控制电压、喷嘴到基底的距离、移动速度和给料速率,以实现微尺度纤维的均匀打印。其次,通过水热晶体生长法在已打印的PVDF纤维膜上合成二硫化钼(MoS2)纳米结构。这一步骤使用特定的前驱体溶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促使MoS2纳米结构在纤维表面形成,从而得到MoS2-PVDF复合电极。这种方法结合了先进的打印技术和材料合成策略,为制造高分辨率和结构复杂的能量存储电极提供了新途径。

MoS2-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图1 MoS2-PVDF复合薄膜的制备工艺

PVDF纤维的EHD打印

▲图2 PVDF纤维的EHD打印。(a)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获得的从喷嘴喷出的纤维的光学图像。(b)直PVDF纤维,宽度为8.3±1.2μm,纤维间距为100μm。(c)单根EHD打印PVDF纤维的3D轮廓

研究结果

测量并研究了XRD和拉曼光谱,以证明PVDF纤维上MoS2纳米结构的合成。MoS2的XRD光谱如图所示图3a.XRD图谱中14.2°、33.5°、58.6°处的特征峰分别与MoS2的 (002)、(100)、(110) 面完美匹配,特征峰与六方相MoS2的标准峰(JCPDS卡号37-1492)高度一致,表明MoS2结晶质量良好。同时研究了MoS2的拉曼光谱,如图图3b.195cm −1和402−1处的突出峰证实了PVDF纤维上存在原始MoS2。总体而言,XRD和拉曼结果表明EHD打印纤维上成功合成了MoS2。

MoS2纳米结构的材料特性

▲图3 合成的MoS2纳米结构的材料特性。(a) MoS2的XRD光谱。(b) MoS2的拉曼

MoS2-PVDF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图4 所制备的MoS2-PVDF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a)在−0.2V和0.8V之间的电位范围内测得的CV性能。(b)分别以0.5、1、1.5和2mA/cm2的电流密度测得的GCD曲线

MoS2-PVDF复合电极的电化学稳定性

▲图5 MoS2-PVDF复合电极在扫描速率50mV/s下的电化学稳定性

研究结论

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制造涉及微尺度PVDF纤维和MoS2纳米结构的多维电极的新策略。开发了EHD打印技术来创建具有稳定纤维宽度8.3±1.2μm的微尺度PVDF薄膜。结合水热晶体生长法,在微尺度PVDF纤维上合成并组装了MoS2纳米结构。高温处理后,PVDF薄膜保持了稳定的形貌。进行了微观观察和材料表征,以证明PVDF纤维上存在MoS2。观察到制备的MoS2-PVDF电极在电化学实验过程中显示出典型的充电-放电曲线。所提出的方法丰富了3D打印电极的结构和尺寸特性,可能对储能装置的优化和微型化有进一步的探索。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3390%2Fpolym14235250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