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司银松、傅雅琴团队:采用静电纺丝与浸涂法制备PI/PTFE@PI纳米复合膜作为介电材料

  • 发布时间:2025.04.11
  • 作者:wemaxnano

在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高性能介电材料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 5G 乃至未来 6G 通信技术的推进,高频通信设备需要具备卓越介电性能、高耐热性、机械强度等特性的材料。聚酰亚胺(PI)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介电领域备受关注,但其传统介电常数较高,限制了在高性能集成电路中的应用。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出色的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将二者结合有望制备出满足高频通信需求的介电材料。

静电纺丝机厂家微迈科技-浙江理工大学司银松、傅雅琴团队:采用静电纺丝与浸涂法制备PI PTFE@PI纳米复合膜作为介电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司银松教授和傅雅琴教授团队在《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2025年卷56,文章号102367)发表了题为“Production of PI/PTFE@PI nanocomposite membranes as dielectric materials using electrospinning and dip-coating methods”的论文,作为有关PI/PTFE@PI纳米复合膜作为高频介电材料的最新研究,该文章深入探讨了通过静电纺丝和浸涂法制备 PI/PTFE@PI 纳米复合膜的研究成果,展现其在介电领域的巨大潜力。

一:研究内容

(1)本研究先运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特定的实验参数(如电压 20 kV、针头与收集器距离 25 ± 1 cm 等)制备出由 PI 和 PTFE 组成的纳米纤维膜。之后,采用浸涂技术,将纳米纤维膜浸入 10% 聚酰胺酸(PAA)溶液,再经过亚胺化处理,成功制得 PI/PTFE@PI 纳米复合膜(制备过程参照图1)。

静电纺丝生产设备-PI PTFE@PI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示意图1
 

(2)热稳定性:复合膜展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TGA)可知(参照 图2a,PI - CM 的初始分解温度为 450°C,PI/PTFE@PI 复合膜的初始分解温度为 407°C ,不过所有复合膜在 400°C 以上仍有较高的重量稳定性。复合膜的最大热降解温度(Tmax)在 641 - 659°C 之间,与纯 PI 复合膜的 659°C 相近;5% 失重温度(Td5%)在 407 - 450°C 之间。虽然 PTFE 的加入使复合膜初始分解温度降低,但整体仍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热稳定性需求。

静电纺丝生产设备微迈-PI PTFE@PI 纳米复合材料热重分析2

 

(3)机械性能与耐磨性:CM - 20% 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拉伸强度达到 26.8MPa(数据来源于图2 d)。从拉伸测试结果来看,PI/PTFE@PI 复合膜的拉伸应力显著高于 PI - CM 膜,不过随着 PTFE 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适量的 PTFE 有助于形成纳米纤维粘结结构,提升拉伸强度,但过多的 PTFE 因其自身较低的拉伸强度,会降低复合膜的整体强度。在耐磨性方面,CM - 20% 表现最佳(可参考图3),浸涂后的膜比未浸涂的膜耐磨性显著提高,这得益于复合膜中纳米纤维的相互锁定,提供了物理增强。

静电纺丝生产设备微迈-PI PTFE@PI 纳米复合材料耐磨分析3

 

(4)介电性能: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在 1.24 - 2.00 之间,介电损耗在 0.008 - 0.071 之间(8.2 - 12.4GHz 频率范围)。从图4中能够看出,未涂覆的纯 PI 纳米纤维膜介电常数在 10GHz 频率下约为 1.21,涂覆后提升至 1.64,其中 CM - 10% 样品介电常数最高达 1.99。在介电损耗方面,未涂覆的纯 PI 纳米纤维膜在 10GHz 频率下为 0.001,涂覆后 PI - CM 的介电损耗为 0.007,含 PTFE 的复合膜介电损耗在 0.001 - 0.009 之间,如 CM - 30% 在 10GHz 时仅为 0.001,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介电击穿强度范围为 108 - 169 kV mm−1 ,CM - 20% 样品介电强度最高,达到 169.44 kV mm−1 ,PI - CM 膜介电强度为 108 kV mm−1 ,PTFE 的加入和涂层处理增强了复合膜的介电强度。

静电纺丝生产设备微迈-PI PTFE@PI 纳米复合材料介电分析4

 

(5)表面润湿性与吸水性:复合膜在表面润湿性和吸水性方面表现出色。CM - 20% 和 CM - 40% 表现出疏水特性,水接触角分别达到 92.2° 和 110.8°(参照图5)。随着复合膜中 PTFE 含量的增加,吸水性明显改善,CM - 40% 的吸水性最低,仅为 0.5%。这对于在特定潮湿环境下使用的介电材料而言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减少水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静电纺丝生产设备微迈-PI PTFE@PI 纳米复合材料水触角5

 

二:结论

本研究通过静电纺丝成功制备了由聚酰亚胺(PI)和聚四氟乙烯(PTFE)组成的纳米纤维膜,并使用 10% 聚酰胺酸(PAA)溶液通过浸涂技术制备了纳米复合膜,随后进行亚胺化处理。所得的 PI/PTFE@PI 纳米复合膜表现出优异的介电性能、出色的热稳定性、低吸水性、增强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具体而言,PI-CM 和复合膜的介电常数范围为 1.24 至 2.00,在 8.2 至 12.4GHz 频率范围内,介电损耗范围为 0.008 至 0.071。介电击穿强度范围为 108 至 169 kV mm−1 。定制涂层结构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膜的介电强度。此外,由 PAA-PTFE 混合物制成的静电纺复合膜表现出卓越的疏水性,接触角为 110.8°,吸水率极低,仅为 0.5%。CM-20% 变体的拉伸强度为 26.8MPa,进一步表明了该膜的机械坚固性。热分析显示,这些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最大热降解温度(Tmax)范围为 641 至 659°C,5% 失重分解温度(Td5%)范围为 407 至 450°C。这些结果突出了 PI/PTFE@PI 复合膜作为电信领域高性能应用(特别是在高频环境中)的有前景候选材料的潜力。

 

文章来源:https://doi.org/10.1016/j.coco.2025.102367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