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制备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

  • 发布时间:2025.02.20
  • 作者:

一、引言

 

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凭借其独特的表面性质,在自清洁、防腐蚀、油水分离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其表面水接触角通常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 10°,能使水滴在表面近乎完美地滚落,宛如荷叶表面的水珠灵动自如。静电纺丝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灵活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在构建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静电纺丝技术原理

 

静电纺丝技术利用高压静电场,当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处于强电场中时,溶液或熔体表面电荷受电场力作用。随着电场力不断增大,克服了表面张力,溶液或熔体从喷丝口喷出形成细流。在电场力持续牵引下,细流不断拉伸、细化。若为溶液,在飞行过程中溶剂挥发;若为熔体,则在冷却后,最终在收集装置上固化成纳米纤维。该过程中,诸多参数如聚合物溶液或熔体的浓度、粘度、表面张力,电场强度,喷头与收集器间距,以及环境温湿度等,都会对纳米纤维的直径、形态与结构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精准调控这些参数,可实现对纳米纤维特性的有效掌控,为制备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奠定基础。

 

三、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的构建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聚合物材料

 

  1. 疏水性聚合物直接纺丝:像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等本身具有强疏水性的聚合物,可直接用于静电纺丝制备超疏水纳米纤维。以 PP 为例,其分子结构中碳氢链的存在,使得材料表面呈现出低表面能特性,利于构建超疏水表面。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将 PP 制成纳米纤维后,纤维的高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疏水性,为超疏水效果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2. 共混改性聚合物纺丝:将疏水性聚合物与其他功能性聚合物共混,不仅能保持疏水性,还可赋予材料其他性能。例如,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聚己内酯(PCL)共混后进行静电纺丝。PDMS 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和柔韧性,PCL 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二者共混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既具备超疏水特性,又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如用于制备防污的生物材料表面。

 

(二)表面粗糙度调控

 

  1. 纳米纤维直径与分布控制:通过调整静电纺丝参数,控制纳米纤维的直径。较小直径的纳米纤维可形成更致密、粗糙度更高的表面结构。研究表明,当纳米纤维直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范围内时,随着直径减小,表面粗糙度增加,水接触角增大。例如,在制备聚乳酸(PLA)纳米纤维时,降低溶液浓度、提高电场强度,可使纳米纤维直径减小,从而构建出具有更高粗糙度和超疏水性能的表面。
  2. 多层结构构建:构建多层纳米纤维结构,可进一步增加表面粗糙度。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一层较粗的纳米纤维作为底层,再在其上纺制一层较细的纳米纤维。这种粗细搭配的双层结构,相较于单层结构,显著增加了表面粗糙度,提升了超疏水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如在自清洁涂层领域,这种多层结构的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能更有效地阻止灰尘等污染物附着,实现更好的自清洁效果。

 

(三)低表面能物质修饰

 

  1. 化学接枝低表面能基团:利用化学反应在纳米纤维表面接枝低表面能基团,如氟烷基、硅烷基等。以含氟单体与纳米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进行接枝反应为例,接枝后的纳米纤维表面引入了氟原子,氟原子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使得 C - F 键能高,表面能极低。这种低表面能特性与纳米纤维的高比表面积和粗糙度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超疏水性能,在防腐蚀领域,可有效阻止水分与金属表面接触,延长金属使用寿命。
  2. 物理涂覆低表面能材料:将低表面能材料如石蜡、硅油等,通过物理涂覆的方式覆盖在纳米纤维表面。例如,将石蜡加热融化后,将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材料浸入其中,待石蜡冷却固化后,纳米纤维表面便覆盖了一层低表面能的石蜡膜。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能快速赋予纳米纤维材料超疏水性能,在一些对成本和工艺要求不高的场合,如普通织物的防水处理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四、应用领域

 

(一)自清洁领域

 

  1. 建筑外墙防护:将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涂层,可有效防止雨水、灰尘等污染物附着。雨水在超疏水表面形成水珠滚落时,能将表面的灰尘等杂质一并带走,保持建筑外墙长期清洁美观,减少外墙清洗维护成本。
    建筑外墙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
  2. 汽车玻璃与车身涂层:在汽车玻璃表面涂覆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可提高雨天行车视线清晰度,水珠不易附着在玻璃上,减少雨刮器使用频率,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对于车身涂层,超疏水性能可防止污渍附着,使车身更易清洁,保持车辆外观亮丽。

 

(二)防腐蚀领域

 

  1. 金属材料防护:在金属表面覆盖超疏水纳米纤维涂层,可有效阻止水分和腐蚀性介质与金属接触,减缓金属腐蚀速度。对于海洋环境中的金属设备,如船舶外壳、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超疏水纳米纤维涂层能显著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2. 电子设备防护:在电子设备的外壳或电路板等关键部位涂覆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可防止因潮湿环境导致的短路等故障,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适用于户外电子设备以及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三)油水分离领域

 

  1. 工业含油废水处理:利用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对水和油的不同亲和性,可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将超疏水纳米纤维制成的过滤膜应用于工业含油废水处理设备中,水被拒斥在膜表面,而油则可通过膜孔,从而实现油水快速、高效分离,减少含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回收利用废油资源。
  2. 海上溢油清理:在海上溢油事故发生时,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制成的吸附材料可快速吸附浮油,而不吸附海水。这些吸附材料可通过机械装置回收,将吸附的油分离出来,实现对海上溢油的有效清理,降低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

 

  1. 稳定性问题: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的超疏水性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外界环境因素如机械磨损、化学腐蚀、紫外线照射等而逐渐下降。例如,在户外环境中,紫外线长期照射可能导致纳米纤维表面的化学键断裂,影响表面结构和低表面能特性,从而降低超疏水性能。
  2. 大规模制备难题: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时,存在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求。静电纺丝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多个参数,且设备投资较大,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
  3. 与基底结合力不足:在实际应用中,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往往需要与各种基底材料结合使用。然而,部分情况下,纳米纤维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涂层脱落等问题,影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未来展望

 

  1. 新型材料与技术研发:未来需进一步研发新型聚合物材料和功能性添加剂,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静电纺丝工艺,提高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的稳定性和综合性能。例如,开发具有自修复功能的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当表面受到损伤时,材料能够自动修复超疏水性能。
  2. 工艺优化与设备创新:致力于静电纺丝工艺的优化和设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例如,开发连续化、自动化的静电纺丝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工成本。
  3. 拓展应用领域:随着超疏水纳米纤维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除了现有的自清洁、防腐蚀、油水分离等领域,有望在生物医学、食品包装、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如用于制备防污的生物医学植入材料、保鲜的食品包装材料等。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