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闪蒸焦耳法制备抗氧化石墨烯包覆铜颗粒

  • 发布时间:2025.01.16
  • 作者:

一、研究背景

导电性功能介质种类繁多,其中金属基介质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而备受关注。银和金等金属因其高导电性和稳定性而被研究,但由于其高成本而不太有吸引力。Cu的电导率与Ag相当(AgCu的电阻分别为1.591.68 μΩ cm),但Cu的价格要低得多,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铜可以制成各种形式,如箔和颗粒。铜箔在电磁干扰(EMI)屏蔽方面已经得到了研究,例如具有层状结构的多孔铜箔在12.5-18 GHz波段具有100 dB的高屏蔽效能(SE),超薄铜/石墨烯纳米层复合材料在0.1-1.0 THz波段具有60.95 dB的平均SE。与箔相比,铜颗粒的应用场景更为广阔,如布线材料、集成电路电极、导电油墨、加热器、电子封装、天线等。纳米或亚微米级Cu颗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比表面积,可以在低于体Cu熔点的温度下烧结,烧结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与体Cu相当。而金属活性高、抗氧化性低的Cu颗粒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氧化后电性能急剧下降。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Cu表面添加包覆层来抑制氧化,如在Cu表面修饰旋盖配体,在Cu表面制备抗氧化金属壳,用碳层包裹Cu纳米颗粒等。碳层具有成本低、重量轻的优点。有非晶碳层和石墨碳层。与非晶碳相比,石墨层或石墨烯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为了实现石墨烯在Cu颗粒上的包封,已经应用了各种各样的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原位合成石墨烯在Cu颗粒上的,还原火焰合成从铜盐到石墨烯包覆的铜纳米粒子,以及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衬底来负载或包封Cu颗粒。然而,上述方法存在局限性。CVD中的高温导致铜颗粒熔化成块状。在还原火焰合成和CVD法中使用的气态碳源具有潜在的危害。使用氧化石墨烯需要一个繁琐的还原步骤。石墨烯包覆铜颗粒的电导率仍不理想,需要改进技术。

闪蒸焦耳加热FJH)是一种基于电容放电产生瞬时高温的方法,用于制备石墨烯、高熵合金和亚稳二维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与传统的加热方式不同,FJH可以达到比管式炉等传统加热设备更高的温度(> ~ 2500 K),并且温度的瞬时升降减轻了长期高温加热的副作用,如铜颗粒的熔化和团聚。

本研究以盐和糖为原料,以预包覆有非晶碳层的微米级非晶碳块(Cu/C@C)为中间体,采用FJH法制备了石墨烯包覆Cu颗粒的微米级石墨烯块(Cu/Gr@Gr)。传统的铜颗粒是用多元醇法(包括醇类溶剂、还原剂和铜盐)合成的,通过离心洗涤收集。相比之下,这项工作使用的原材料更便宜,不需要繁琐的后处理工序(如添加旋盖剂,洗涤操作等)。此外,与报道的石墨烯涂层铜颗粒相比,Cu/Gr@Gr具有相对较高的导电性。制备的Cu/C@C粉末经FJH石墨化后,电导率由1.8 S/cm提高到47.1 S/cm,在空气中200℃氧化30 min后,电导率降至42.3 S/cm,电导率保持89.8%。合成Cu/Gr@Gr用于电磁干扰屏蔽的平均SE12.3 dB,氧化后的SE略降至11.7 dB,电导率保持95.1%。本研究为FJH法制备石墨烯包覆金属颗粒提供了参考。

 

二、摘要

由于铜粒子易氧化,其应用受到限制。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来生产具有抗氧化性的铜颗粒。通过加热碱式碳酸铜和葡萄糖粉末的混合物,获得了包覆无定形碳的铜颗粒。然后通过闪蒸焦耳加热FJH)将无定形碳转化为石墨烯。FJH后的最终产品电导率为47.1 S/cm,在热空气中放置30min后电导率仍保持在42.3 S/cm,电导率为89.8%。该产品用于电磁干扰(EMI)屏蔽,氧化前和氧化后的平均屏蔽效果分别为12.3 dB11.7 dB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闪蒸焦耳加热设备Cu颗粒包覆的碳层转化为石墨烯,获得了具有良好导电性和抗氧化性的Cu/Gr@Gr。氧化后产物电导率由47.1 S/cm降至42.3 S/cm,保留率为89.8%。氧化后2-18 GHz的平均EMI SE从平均12.3 dB下降到11.7 dB,保留率为95.1%FJH参数或后处理可以在未来进一步优化或实施,以提高样品的电导率或纯度。本工作展示了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的优势,为石墨烯包覆其他金属颗粒提供参考,促进石墨烯包覆金属颗粒规模化、高性价比的工业化生产。

 

焦耳加热:制备示意图

1.Cu/Gr@Gr制备示意图。将碱式碳酸铜与葡萄糖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在氩气中加热,在FJH中加热。

 

焦耳加热:SEM图

2.a, bSEM图像,(c) TEM- eds映射图像,(d, e, fTEM图像,(g) Cu/C@C框架区域FFT图像。(h, iSEM图像,(j) TEM- eds映射图像,(k, l, mTEM图像,(n) Cu/Gr@Gr框架区域FFT图像。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