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清华大学陈翰仪副教授团队:通过静电喷雾沉积制备三维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涂层锌阳极,用于高稳定性水合锌离子电容器

  • 发布时间:2024.09.14
  • 作者:

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陈翰仪副教授研究团队,在《Carbon》中发表了“3D Porous Reduced Graphene Oxide-Coated Zinc Anodes for Highly-stable Aqueous Zinc-Ion Capacitors via Electrostatic Spray Deposition”通过静电喷雾沉积技术制备的3D多孔rGO包覆Zn负极,为水系锌离子电容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和性能。

一、研究背景

锌离子储能装置价格低廉、安全,得益于锌金属的丰富和高化学稳定性。然而,它们的电化学性能较差,原因是锌金属阳极的锌剥离/镀层过程不稳定以及副反应的发生。

二、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通过静电喷雾沉积 (ESD) 制备了 3D 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涂覆的锌 (rGO@Zn),并将其用作水系混合锌离子电容器 (ZIC) 的阳极。这种一步法技术不仅成本效益高,而且能够精确控制涂层的形态和结构。

1-s2
图1.3D多孔结构示意图rGO@Zn在不同的ESD温度下。
 

三、研究亮点

1.性能提升

与传统Zn负极相比,在锌上涂覆具有大表面积的3D 多孔 rGO 可产生低电荷转移电阻和小电压滞后 (44.5 mV),以及在水系混合 ZIC 中,更高的能量密度(25 Wh kg-1,10,882 W kg-1)。此外,Zn阳极表面的导电rGO在Zn剥离/镀层过程中稳定了电场,功能基团引导Zn2+沉积位点,导致循环过程中Zn沉积均匀,并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1-s2

图2.(a) GO的拉曼光谱,GO@Zn(无ESD,200°C),多孔rGO@Zn(100℃),rGO@Zn(100°C),以及rGO@Zn(200°C)(b)三维多孔材料的XPS光谱rGO@Zn(100°C、150°C和200°C),GO@Zn(不含ESD,200°C)和GO,(C)室温(25°C)下的EIS测量,以及(d)三维多孔材料的Arrhenius曲线和相应的活化能rGO@Zn以及裸露的锌。

 

1-s2
图3.三维多孔AC//Zn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rGO@Zn(200°C)和裸锌阳极:(a)扫描速率为5 mV s-1时的CV曲线,(b)电流密度为1 a g−1时的GCD曲线。
 

2.稳定性好

经过3000小时的长期循环测试,rGO@Zn负极表现出卓越的稳定性,这对于实现“碳中和”社会和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

1-s2
图4.三维多孔Zn//Zn对称电池的电化学行为rGO@Zn(100°C、150°C和200°C),GO@Zn(不含ESD,200°C)和裸锌电极,电流密度为0.2 mA cm-2,面积容量为0.2 mAh cm-2:(a)3D多孔材料的短期循环性能rGO@Zn以及GO@Zn(不含ESD,200°C)不同ESD基板温度下的电极,(b)(a)的放大图,(C)3D多孔材料循环测试期间的电压滞后总结rGO@Zn不同ESD基板温度(100°C、150°C和200°C)下的电极,以及(d)3D多孔材料的长期循环性能rGO@Zn(200°C)和裸锌电极。

3.抑制枝晶形成

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析揭示了rGO涂层如何有效抑制锌枝晶的形成,从而提高了锌负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s2
图5.具有3D多孔结构的AC//Zn全电池的原位TXM图像rGO@Zn(200°C)和1.9 V(完全充电)下的裸锌阳极进行10次循环。
 
1-s2

图6.具有3D多孔结构的AC//Zn全电池的原位OM图像rGO@Zn(200°C)和裸锌阳极,电流密度为5A g−1,循环200次。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on.2024.119467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电话/微信:18520902353
  • 客服QQ:3597831168
  • 邮箱:info@wemaxnano.com
  •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塘头名创钢材仓储园B区二楼

联系客服二维码

纳米纤维及其应用